◆梅佳
在脱贫攻坚这场硬战中,全国各地实招硬招迭出、攻坚拔寨,帮扶数千万贫困人口拔了“穷根”,过上了美好的新生活。但是在一些地方,仍有一些贫困户或安于贫困,或依靠他人,成为扶贫路上最难啃的硬骨头。
从近几年脱贫攻坚的实践来看,无论是人力还是物力,无论是资金还是技术,来自外部的投入都很大,对勤劳、上进、肯把握机会的大多数困难群众来说,脱贫的难度被降至最低。但在部分地区,这种优厚的外部投入反倒助长了贫困户等待观望的心态,他们认为,国家支持、干部帮扶是理所当然,由此,干部忙得“满头汗”、贫困群众“旁边看”的现象也并不鲜见。当然,问题不仅在于贫困户本身,也有部分干部帮扶工作做得漂浮,只停留在简单的给钱送物,而在调动贫困群众积极性上做得不够等原因。
解决精神匮乏比解决物质匮乏难,解决千百年来形成的落后观念和习俗比解决贫穷难。脱贫攻坚千难万难,最难的是脱贫的内生动力不足。把贫困户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
思想不脱贫,群众难脱贫。激发内生动力的关键,首先要转变贫困群众的思想观念。在扶贫路上,干部们应该把群众思想建设摆在首位,大力开展“选树脱贫先进典型人物”、“乡风家风民风建设”、“文化扶贫”等活动,加强农民思想技能的培训学习,引导贫困群众增强脱贫信心,激发内生动力,树立自力更生、脱贫光荣的理念和志向,逐渐接受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逐渐具备一定生产就业技能,凭借自身努力增加收入,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实现由“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
事业的成败,关键在人。激发脱贫内生动力,要有一支好的带头队伍。一方面需要扶贫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既当扶贫的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将扶贫好政策、致富好点子送到贫困户手中,点对点、户对户,开展精准帮扶。另一方面需要农民产业带头人,他们可以是合作社负责人、家庭农场经营者、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或返乡创业的农民工,通过培训成为组织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力量,凝聚群众的“内生动力”,带领群众斩断“穷根”。
最后,激发脱贫内生动力,还要抓住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实打实地做,循序渐进地推,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要了解贫困群众关心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了解他们真正需要什么,从而结合地区实际切实加以解决,特别是要因地制宜地为老百姓规划发展路径,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发挥政策的杠杆作用,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出使,真正形成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的强大力量,推动脱贫攻坚取得最终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