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深贫劲不松——重庆黔江攻坚深度贫困见闻

  脱贫攻坚不断发力,使地处武陵山区的重庆黔江区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时的8.1%,降至目前的0.88%,4万多农村群众告别贫困,黔江也在2017年摘掉了贫困区的帽子。“摘帽”之后劲不松,近两年来,黔江继续围绕脱贫薄弱环节,重点关注深度贫困区域、深度贫困人口,集中力量解深贫。全区返贫率持续低于0.1%,脱贫成果不断巩固。

对标贫困“硬指标” 打出脱贫“组合拳”

  “大山阻隔,发展不易,黔江要跳出‘在落后中发展,在发展中落后’的怪圈,一个重点就是在完成脱贫主体任务后,继续从最薄弱处入手,破解存量深度贫困,遏制返贫,提高巩固脱贫和乡村发展的质量。”黔江区委书记余长明说,全区围绕贫困发生率、产业带动力等“硬指标”,识别出1个深度贫困镇金溪镇和29个重点帮扶村,精准发力。

  最近一两年,到过金溪的人,大都夸镇上变化大:在这里,栽种上了1万多亩蚕桑,使金溪一跃成为全区蚕桑主产地。靠着与下游企业紧密对接,蚕丝订单不愁;镇里还引来农业专家,在蚕桑地里套种羊肚菌,由此成长起来的“立体农业”,亩均产值更是翻了一两倍……

  金溪之变,也离不开政府强力推进产业、基础设施投入。近两年区里整合资金,在金溪新建村道34公里、产业路56公里,人行便道通达农户家;130多户贫困户易地搬迁,住房更安全……

  发展条件在改善,山里人的观念也在改变,他们发现“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真经,金溪最大的资本就是青山绿水,关键是要挖掘好生态经济资源。张宏福等村民是金溪镇金溪社区较早吃上“旅游饭”的一批人。为让土地创造更大的财富,金溪社区100多户农民打破田坎界限,在500亩果园里种上了猕猴桃、李子等九种水果。“想让‘小果园种出大生意’,就要力争出精品、上档次。”张宏福笑着说,每种水果面积平均50多亩,既不怕量大滞销,又能四季不“断供”,季季有果,游客不断。

“空壳村”努力“破壳” 发展短板加快补齐

  散布在全区的29个重点帮扶村也没被落下。“经过前一阶段攻坚,这些村发展有了一定基础,但依然存在着村集体‘空壳’、产业薄弱等瓶颈。”黔江区委常委姚登惠说,区里对症下药,重点提升这些村的发展能力。

  在城西街道关云村,村民正尝到集体经济“破壳”发展的甜头:村集体与企业牵头,农民参与的油茶种植1700多亩;村集体利用存量资金,易地购置的房产即将出租,预计年收入10多万元。

  搁在前几年,这里可是另一番景象。“关云村以前集体经济带动力弱,农户都是各搞各,没有统一规划,也容易‘打乱仗’。”村支部书记刘宗华说。

  正是看到重点帮扶村集体经济“空壳”的情况,黔江区决定,由财政补助为村集体注入启动资金,带领群众“抱团”发展。经过多轮比选,关云村油茶种植项目脱颖而出,成为全区试点村之一。

  在关云村,放眼望去,满山都栽下了油茶树苗,枝丫随风摇摆。村民也没闲着,还在地里除草,做好管护……“村民人心齐、干劲足,靠的是一开始就统一了思想。”城西街道办事处主任陈志明说,村里先后开过四五次村民代表会,从油茶产业前景、村民收入、集体收益等方面,解疑释惑,坚定了大伙儿跟着村集体创业的信心。

  基础设施短板也在加快补齐。在鹅池镇方家村,投资126万元的人饮安全提升工程再过两月就将竣工,400多户农民再不用为吃水犯愁。“村里饮水池年久失修,不少农民只得自己买水管,牵管子,到处找水吃。”村支部书记倪华琼说,去年政府部门户户摸底,决定新建、改建水池40多口,重点解决了“饮水难”。

贫困“坚中之坚”就是帮扶“重中之重”

  在黔江,各级干部对两个数字格外关注——目前,全区还有2700多名贫困人口和1400多名虽已脱贫,但如遭变故也易返贫的脱贫边缘户。“无论是未脱贫户,还是脱贫边缘户,都可说是贫困的‘坚中之坚’,更是帮扶的‘重中之重’。”余长明说。

  在黔江区中医院骨科病房,经过膝关节手术治疗的王永平,得知以后能摆脱拐杖,自由行走时,心里别提多高兴了。51岁的王永平因为重病,至今还是贫困户。“我这病30多年前就落下了病根,后来关节炎越来越重,一点体力活儿都干不了。”王永平说,家里穷,有病医不起,靠吃点止疼片扛着。

  黔江山高坡陡,不少群众常年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行走,骨关节磨损大,加之山区潮湿阴冷的气候环境,髋膝骨关节病多发,致残率高,是脱贫的“拦路虎”。为此,黔江区整合资源,免费为符合手术指征的深度贫困户更换髋膝关节。

  “经医保等报销后,剩余个人承担部分由政府兜底解决,让这些因病致残的深度贫困户看得起病,‘救治一人,脱贫一户’。”黔江区中医院副院长柏明晓说,目前医院已为62人次贫困群众实施手术,不少人都能顺利站起来,走起来。

  “对于脱贫边缘户而言,区里也有对策:类似‘股权扶贫’这样的长效增收机制,脱贫一段期限内保留股权,享受分红;脱贫户发展产业的,继续给予贷款贴息;驻村工作队不撤,继续当好群众脱贫领路人……”黔江区扶贫办主任郭兴春说。(完)

  新华社记者 李松

 

编辑:陈庆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