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扶贫人】记黔江区沙坝乡木良村扶贫第一书记肖鸣

  “第一动力”让木良村不掉队

  阳春三月,春意盎然。3月18日,春光掩映下的黔江区沙坝乡木良村,一派民风淳朴,温馨祥和的新气象。

查看蚕桑产业发展情况

  “侄儿,走哪里去?”

  “去看看何登国的青蒿育苗怎么样了,顺便把李小洪的蚕桑发展资料带过去完善好。”驻村第一书记肖鸣与肖大婶的对话温馨又和谐。

  “这是村里和我一样姓的村民,熟络起来后就以叔侄相称了。”肖鸣说。

  整个上午,行走于田间地头,遇见的每一位村民,家里有几间房子,今年养了几头猪,肖鸣都能清楚的向记者讲述。

  从驻村之日起,三年零两个礼拜,肖鸣对木良村的了解,就像自己家里一样熟悉,对待村民就像自己的亲人。

肖鸣(右一)查看青蒿育苗情况

  融入群众

  成为帮扶村的“自己人”

  木良村位于武陵山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腹地,村内沟壑纵横,山高坡陡,坡地高达70%,耕作条件极差,是有名的“穷窝窝”。

  在脱贫攻坚战打响后,中信集团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按照国务院扶贫办部署,对口黔江区开展精准扶贫,肖鸣担任木良村第一书记。

  带着对群众的深情,2016年3月,肖鸣到木良村“走马上任”。作为扶贫干部,走进村庄后,映入眼帘的是连绵起伏光秃秃的大山和弯曲狭窄的山路。看到这一幕,肖鸣的内心起了波澜,怎样才能让这里的村民重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摆在眼前的一道坎。不仅得迈过去,还要迈得稳。

  为尽快找到答案,肖鸣第一时间扑下身子搞调研,到贫困户家坐一坐,看看有什么困难,到田间地头与老乡拉拉家常,问问他们的所思所盼。

  初次走访各家各户,他想实实在在地了解村民的增产增收愿望,但不管去到谁家,不管问谁,都体验不到村民积极向上的热情,没有欢迎,也没有笑脸。

  其实在肖鸣刚到任的时候,村民们也对他是否有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表示过质疑,还有村民认为他只是走走过场。

  时间是检验一切的最好标准。

验收村道路完成情况

  心能换心,情能动情,真心付出就能得到回报。“何叔,吃饭没得?身体还好撒。”“家里几口人,还有什么困难?”……当村民们无数次看到肖鸣奔走于田间地头,挨家挨户进行调研,宣讲政策,认真了解每一个家庭的贫困情况,为村民分析利益得失,并深入村民中间,与村民一起清扫卫生,修桥建路,为村民做了一件又一件实事之后,他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

  半年时间,肖鸣走遍了村里所有院落、农家,掌握了300余家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很快和群众从疏离到亲密,打成一片。逢人就叫“叔”喊“婶”,渐渐地,熟络起来的村民们见着他就喊“肖书记”。

  得到村民的认可后,肖鸣深深感受到,得把自己真的当成村里人,坚持不懈走访群众,才能了解第一手资料。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得出:贫困的原因有缺土地、缺劳力、缺技术、因病、因学……强烈的责任感告诉他,必须尽快带领大家走出困境。

  解忧排难

  争当群众心中的“当家人”

  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可不是个“好差事”,而是个“苦差事”“难差事”。想干好不容易,进家入户摸排情况、协调惠民政策落地、帮助贫困户脱贫等吃苦受累不说,还得协调处理一些“棘手”问题;但是干不好,群众不满意,良心过不去。

  驻村工作虽然繁琐,但看到贫困户那渴望帮助的眼神,肖鸣打心底里希望能为乡亲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他们改变生活面貌。

  2016年8月,连续暴雨,负责带队巡查的肖鸣发现全家外出的侯章生家房屋地基下沉,有一股脸盆大小的山水不断涌出,情况十分危急,于是他便迅速带人开展排危抢险,保住了房屋安全。事后,肖鸣又争取了26万元专项资金将村里多处年久失修的水利设施进行整修。数日后,闻讯从河北赶回来的侯章生看着安然无恙的房屋,以及屋后焕然一新的排洪沟,无比感激。

  为保障饮水安全,区上投入143万元在木良村建成了83口蓄水池,但近半村民不愿自费安装入户管道,导致部分水池形成摆设。为打通群众饮水“最后一百米”障碍,肖鸣协调中信集团帮扶资金20万元,统一将入户管道铺设到每户厨房,并结合实际拟定了《沙坝乡木良村集中供水管理办法》,成功避免了民心工程成摆设的矛盾。

  正是把群众当成了家里人,在驻村期间,肖鸣在村支两委眼里,他是领头羊;在外出务工群众心中,他是当家人;在孤残老人心里,他是兄弟。

  改善基础设施、爱心助学、关爱孤寡老人……在村内,群众有困难就找“肖书记”,他能办的一定办,有些办不了的,通过解释沟通,他们也能够理解,但即使办不了,他们也愿意找肖鸣说说话,排解心里的想法,村民真正把肖鸣当成了主心骨、当家人。

指导完善产业发展资料填写

  发展产业

  勇做扶真贫真扶贫的探路人

  驻村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肖鸣一直把木良村当“家乡”,把村里人当亲人,把精准扶贫当事业。

  刚到木良村时,听说新来的第一书记带了60万元“嫁妆”,村里顿时沸腾了起来:诉苦叫穷、要钱要物、调侃讥讽纷至沓来。

  “我们不是拿钱来救济的,而是来为群众破解发展难题的,我们把钱分给群众,钱很快会花完,但若是致富的思路开发出来,钱是赚不完的。”肖鸣认为,每一分钱都应该花在刀刃上,制定的每一项帮扶措施都应该见实效。

  面对“不发钱、不发物叫什么扶贫”的质疑与责问,肖鸣带领驻村工作队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创新帮扶资金使用:设立10万元村级医疗帮扶基金,对自付金额超过3300元/人/年的重病困难群众,给予30%、限额1万元的医疗帮扶,有效化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设立10万元的村级教育帮扶基金,对村里大学新生给予1000至3000元不等的资助、奖励,引导群众重视教育、鼓励年轻一代学成归来支持家乡建设。与此同时,肖鸣还创新帮扶方式,变扶为奖,筹集资金50万元,设立“木良村产业发展种子基金”,实行免抵押、免利息、免手续费,优先支持建卡贫困户通过产业发展实现增收脱贫,带动群众发展万寿菊600余亩、蚕桑近300亩,木良村也顺利实现“村摘帽、户脱贫”。

  1000多个日日夜夜,肖鸣晒黑了,也瘦了。一件蓝色薄绒衫,一条褪色的牛仔裤,一双运动鞋……现在的他看起来更像个地地道道的村干部。

  “既然组织信任了我,让我到木良村任第一书记,那我就要用第一的冲劲、第一的韧劲和第一的干劲,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确保木良村在全面小康路上不掉队。”肖鸣感说。

  (记者 费玉琼 文/图)

编辑:陈庆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