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人:不“糯”的年不叫年

  土家人素有“二十八,打糍粑”的说法。每逢春节来临,农历腊月二十八,家家都要打糯米糍粑。元宵节怎可少了元宵?所以,土家人同样喜欢用糯米碾成面,然后揉成面团,包上芝麻、红糖、花生等做成的馅,便成了美味的元宵。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重要的农家作物——糯米。还有一些土家族地区,比如酉阳李溪、贵州沿河等一带,还喜欢用糯米做成包子。土家人过年,不“糯”的年不叫年。

打糍粑

  “糯”之糍粑

  打糯米糍粑,首先需要将糯米在水里浸泡一天时间,然后上锅用大火蒸,蒸熟的糯米饭趁热快速倒进石槽中,然后左右两个大汉,先揉后打,用力杵成团,即使冰雪天也要出一身汗。杵还特别讲究,需两人默契配合,伴随着“咚、咚、咚……”的节奏声响,一锅糯米便成了糯米团,黏性十足。

  随后,村里的妇女们一拥而上,趁着糍粑团的热度,迅速将大糍粑团捏成直径约8厘米、厚约2~3厘米的糍粑。做粑粑也很讲究,手粘蜂腊或茶油,先出砣,后用手或木板压,要做得玉圆光滑,讲究美观。有些家庭为了糍粑的平整光滑,会用重物压上两天。

  “糯”之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而在黔江等一些土家族人喜欢正月初一吃元宵,三十团年,初一新年开始,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元宵,热热和和,团团圆圆。

  元宵,土家人称之为汤圆。主要以白糖、芝麻、豆沙、果仁、红糖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做汤圆的工序看似简单,在土家族农村,需要过年前十天左右开始筹备汤圆的一切配料。头天晚上将糯米浸泡在水中,第二天捞出,沥干水分,然后用土家石磨推成粉末,在太阳下晒干水分即可。而馅更是复杂,最简单的原料需要准备花生米、芝麻、红糖,有条件的可以准备点红枣、核桃等。先将花生和芝麻炒香,这里很讲究火候,火大了易糊,小了不脆,也难碾碎;随后将炒香的花生、芝麻、红糖等用碓窝(土家人用于碾谷子、包谷等的工具)碾碎,存坛,需要包汤圆时取出。

  “糯”之包子

  在酉阳县李溪镇和贵州省沿河县一带,土家人更喜欢将糯米做成包子,他们称之为“包子粑”。

  包子粑的面和汤圆的工序一样,需要将糯米先做成面粉,然后揉成面团,而里面的配料则不一样,将豆腐、腊肉、胡萝卜、葱姜蒜等切成小粒,再配上适量的盐、鸡精等佐料,和匀做成馅,包在面团里面,然后揉成圆形,上锅蒸熟即可。

  包子粑开锅时,大人小孩都围在灶旁,等待开锅,然后一人一个品尝着美味。

  除此之外,土家人还会将糯米做成各种美食,比如海椒粑、血粑、麻圆等。

  (记者 黄英 文/图)

编辑:陈庆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