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聋哑哥很励志 传承两项手艺致富一个家庭

当很多残疾人只满足于每月的低保时,欧阳国均这个聋哑人,却靠自身努力打拼,自学和拜师传承了理发和包铜皮烟杆两个传统手艺致富,并在人口集中的公路沿线修建起高大的楼房,让一家人过上幸福生活。

近日,记者来到黔江区邻鄂镇松林村6组欧阳国均家里,他正在为附近的村民理发,记者采访欧阳国均时,其妻子宋诗梅为他当起了翻译。

自学理发手艺

理发师傅,在当地称“剃头匠”,为七十二行中的老行当,也是九佬十八匠之列。由于剃头匠随身携带的行头简单,一个围子、一把剃刀、一把推子、一把梳子、一把剪刀、一块肥皂、一把毛刷子就足够了,出门时或背个木制的箱子或布口袋装这些工具,理发手艺也简单,只有剃光头和平头,另外就是瓜胡须,细心的人凭着一双眼睛一看即会。

“理发的手艺轻巧,还能养家!”欧阳国均用手比划着,站在他身旁的妻子宋诗梅为他“翻译”,他就是凭眼睛把这理发的手艺看会的。

据了解,年近花甲的欧阳国均,在小时候因服药导致聋哑,但他却心灵手巧。在家跟着父母做农活时,还学会安装室内电灯电线,附近哪家电灯不亮、或线路出现问题,他也会去帮忙修好。

在自己不会理发时,欧阳国均每个月都要抽时间上街去理发。每次去理发,欧阳国均都不凑巧,要等前面的人理完才轮到他。他不会打牌,只好看着理发师傅剪剪推推,每一道理发的工序他几乎都熟记在心中。

为了方便村里的老少理发,欧阳国均20岁那年,在松林村去邻鄂五马顶(小地名)的公路边租了一间小房子,买来理发工具,干起了理发的行当。

拜师制作烟杆

“从理发到包铜皮烟杆,说来也是一种缘分。”宋诗梅说,6年前,当地包铜皮烟杆的老师傅兰成万,经常来到欧阳国均的理发店理发,一来二往熟悉了,欧阳国均也知道兰成万加工的铜皮烟杆时间长,也很有名气,外地有很多人都开车来买他的铜烟杆,有的则拿着材料来请他加工。

兰成万和欧阳国均,虽然不能像正常人那样有语言的交流,但兰成万看到欧阳国均对顾客的热情,在理发时的专注细致,感觉出他是一个特别细心的人,值得让人信任。

一次,兰成万在欧阳国均的理发店理完发,趁着店里没有其他人,兰成万就将欧阳国均喊到自己家里,让他参观完自己做的大小形状不同的精美铜皮烟杆后,用手势对欧阳国均比划着,说要将这个传承数百年的老手艺传授于他。欧阳国均心领神会,马上下跪对师傅叩拜!

在以后的日子,欧阳国均忙完自己店里的活后,就跑到兰成万家学包铜皮烟杆,仅3个月时间,兰成万毫无保留的把这一传统手艺传授给欧阳国均,并将购进原材料的地址、联系人、电话用笔写在纸上。

“在他独立包铜烟杆时,兰师傅亲自上门指导,直到师傅看到满意为止!”宋诗梅说,她当时也并没想过靠这手艺赚多少钱,只是让他开开眼界而已,没想到学到手后生意还可以,家里又多了一个增收的手艺活。

致富一个家庭

2015年,欧阳国均用理发和加工铜烟杆多年的积蓄,在五马顶街上修建了两楼一底的新房,共花去35万元。

“我们家原来的房子离现在新建的房子大约有5公里路,交通也不方便。来这里修房子时,当地党委政府帮忙协调土地,房子建起后,区残联补贴了17000多元。”宋诗梅说,五马顶是原来邻鄂镇政府所在地,这里居住人口较多,若没有政府的帮助,估计现在还在租房做生意。

欧阳国均家新房子有两个临街门面,一间租给别人卖手机,一间自己用于理发和加工烟杆。

“现在主要是帮别人加工,加工一根小铜皮烟杆,加工费200元,大的加工费300元,相当于理发一周的收入。从最近两个月的收入,每月有3000元以上。”宋诗梅说,有人来理发就理发,没人理发时就加工烟杆,反正芝麻西瓜都要捡。

做一根尺寸在6寸的烟杆,需要一天的时间,做一根大的则要六七天。竹鞭晒干后,开始打磨表面,用铁丝烧红后伸进竹鞭里,打通竹节,这是关键的一步。另外对烟杆头用铜皮包裹,制作出造型各异的图案进行修饰,有时还添加些辅材,这是整个烟杆加工精美的环节。

如今,欧阳国均家的两个孩子均已成家立业。他在家里靠传承两个传统手艺,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一家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 (记者 李诗素 文/图)

编辑:编辑1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