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科举名册现身黔江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句诗出自汪洙的《神童诗》,它反映的是在科举制度之下,普通百姓通过科举考试改变命运的社会现象。近日,记者在黔江区正阳街道朝阳社区居民徐建华的家中看到,他家珍藏有一套被称为中国“最后”的科举名册《足本增批癸卯直墨》。

  考生名册涉及十六省

  当日上午,记者来到徐建华的家中,见到了这套《足本增批癸卯直墨》并附同官录。名录封面是用木板制成,全套书共10本,第一本为目录,其他9本依次为“顺天(现北京)、江南、湖南、四川、山东、浙江、江西、湖北、山西、陕西、贵州、河南、甘肃、福建、广东、广西”等16省的科举名录,共有2200多名考生被收录。目录首页印有“光绪甲辰仲春、上海富文石印”字样,即1904年,距今108年。

  在科举名录中,分别记录了当时朝廷派往各省监考的大臣、大学士及翰林院编修等各位监考官姓名。名录中同时记载了中榜者的名次,在中榜者姓名尾后注有此人何处为官和其官级,中榜者的考卷文章也被收录,并附有考官评语。该套书长16厘米,宽10厘米,总厚度为8厘米。

  由晚清进士带回

  据徐建华介绍,他的先祖徐廷凯曾为晚清进士,在清廷吏部为官,这套《足本增批癸卯直墨》是其告老还乡时带回黔江的。

  记者也在《黔江文史》之《墓志铭专辑》第251页查询到了徐廷凯的墓志,上有“文林进士”等制样,其墓志由清代黔江知县张九章所撰。

  据了解, 这套《足本增批癸卯直墨》此前一直由徐建华的父亲徐国宁保管。

  谈起对科举名录的收藏,徐国宁颇有感慨:当年在“除四旧”时期,祖上传下来的好多书都被烧了,有好多清朝时期的书都没保存下来。徐国宁说,他当时把这套科举名录藏在楼板下面,得以保存下来。

  “1958年,父亲徐仲恒看到我爱读书,就把这套科举名录给我了,我一直保存至今。”徐国宁说,他父亲在民国时期是教书先生,解放后弃教从商了。

  沈钧儒蒲殿俊名列其中

  在这套名录中,著名爱国人士沈钧儒赫然在列。在顺天省题名全录中,沈均儒排第19名,官职为浙江附秀水监,所作文章为《龚遂治渤海虞诩治朝歌论》,全文不到700字,被考官评为“作者能委曲写出人手笔固是不凡”,当时他28岁,第二年他应殿试赐进士出身。新中国成立后,他曾出任最高人民法院首任院长。

  而在四川省题名全录中,保路运动领袖蒲殿俊也名列其中,他所作文章为《子产不悔乡校论》。1904年,蒲殿俊等273人参加殿试,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殿试,蒲殿俊中进士,被授职主事,次年公派日本留学。1911年6月,他领导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四川独立后,蒲殿俊任“大汉四川军政府”都督等职。1934年,59岁的他病逝于北京。

  为最后的乡试名录

  据了解,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公元605年(隋朝大业元年)开始实行,到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多年。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推翻隋朝的统治后,唐王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

  清代的科举制度,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即在子、卯、午、酉这四个年中的八月举行乡试。参加乡试的是秀才,但是秀才在参加乡试之前先要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成绩优良的才能选送参加乡试。乡试考中了以后就称为举人,举人实际上是候补官员,有资格做官了。科举制发展到清代,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

  (记者 谭鹏 文/图)

编辑:编辑1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