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方言俚语解析之名著里的黔江话

  宋代有“呻唤”

  《老残》有“落脚”

  在上一期《“脚尖”出水浒封神有“歇房”》中,我们找出了藏身于中国古典名著中的“脚尖”、“歇房”、“哄人”等黔江方言。本期,我们将从黔江方言“呻唤”开始。

  呻唤

  呻唤一词,指因劳苦病痛而呻吟或叫唤。黔江说“呻唤”为“撑(音)唤”,如:“他病得很严重,经常忍不住撑唤”。

  其实早在唐代,人们就在用呻唤一词。韩愈在其《双鸟》诗中就写道:“得病不呻唤,泯默至死休。”

  到了宋代,“呻唤”依然沿用。

  《太平广记》是古代文言纪实小说的第一部总集。为宋代人撰写的一部大书。全书500卷,目录10卷,取材于汉代至宋初的纪实故事及道经﹑释藏等为主的杂著,属于类书。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徐铉、赵邻几、王克贞、宋白、吕文仲等14人奉宋太宗之命编纂。开始于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次年(978年)完成。因成书于宋太平兴国年间,和《太平御览》同时编纂,所以叫做《太平广记》。

  在《太平广记》卷第三百一《神十一》中,就出现了“呻唤”这一方言词汇

  ——嘉福不由自主地就随少年进了庙内,看见庙堂挂着华贵的帐幔,各样陈设都很齐全。那少年端坐在大案后面,让嘉福坐在旁边竹床上。少年开始问案,先让人传呼山神。山神立刻跪伏在案下,少年叫手下人把山神责打了一顿后拖了出去。然后就传唤关中所有的神都来,少年一一点名查看。最后点到昆明池神时,叫该神到前面问话,并让嘉福暂时回避一下。嘉福就躲在堂上的幔帐后面去了,却立刻听到堂外有痛叫呻唤声,偷偷掀幕一看,竟然是自己的妻子被吊在堂外的树上,眼看非死不可了……

  阵仗

  说完“呻唤”,我来说“阵仗”。

  阵仗,即现代汉语世面、场面之意,如:“他屋办席好大的阵仗”。

  在《红楼梦》第八十四回《 试文字宝玉始提亲 探惊风贾环重结怨》中,就出现了“阵仗”这一方言词汇

  ——却说次日邢夫人过贾母这边来请安,王夫人便提起张家的事,一面回贾母,一面问邢夫人。邢夫人道:“张家虽系老亲,但近年来久已不通音信,不知他家的姑娘是怎么样的。倒是前日孙亲家太太打发老婆子来问安,却说起张家的事。说他家有个姑娘,托孙亲家那边有对劲的提一提。听见说,只这一个女孩儿,十分娇养,也识得几个字,见不得大阵仗儿,常在屋里不出来的。张大老爷又说:只有这一个女孩儿,不肯嫁出去,怕人家公婆严,姑娘受不得委屈。必要女婿过门,赘在他家,给他料理些家事。”贾母听到这里,不等说完,便道:“这断使不得。我们宝玉,别人伏侍他还不够呢,倒给人家当家去!”邢夫人道:“正是老太太这个话。”贾母因向王夫人道:“你回来告诉你老爷,就说我的话:这张家的亲事是作不得的。”

  怄气

  怄气,指生闷气、心怀不满。在黔江,怄气一词仍在广泛使用。

  在《红楼梦》第八十四回《试文字宝玉始提亲 探惊风贾环重结怨》中,就出现了 “怄气”这一黔江方言

  ——大家吃着酒,贾母便问道:“可是才姨太太提香菱?我前儿听见丫头们说‘秋菱’,不知是谁,问起来才知道是他。怎么那孩子好好的又改了名字呢?”薛姨妈满脸飞红,叹了口气,道:“老太太再别提起!自从蟠儿娶了这个不知好歹的媳妇,成日家咕咕唧唧,如今闹的也不成个人家了。我也说过他几次,他牛心不听说,我也没那么大精神和他们尽着吵去。只好由他们去。可不是他嫌这丫头的名儿不好,改的!”贾母道:“名儿什么要紧的事呢?”薛姨妈道:“说起来,我也怪臊的。其实老太太这边,有什么不知道的?他那里是为这名儿不好?听见说,他因为是宝丫头起的,他才有心要改。”贾母道:“这又是什么缘故呢?”薛姨妈把手绢子不住的擦眼泪,未曾说,又叹了一口气,道:“老太太还不知道呢!这如今媳妇子专和宝丫头怄气。

  落脚

  落脚,一般指“停留的地方”,古代人交通不发达,通常在主要驿道进行长途旅行时,中途都会有驿站或者是客栈,以供旅客停留住宿,落脚由此而来。在黔江,落脚一词仍有很多老年人在使用。

  《老残游记》,是清末文学家刘鹗的代表作。这篇小说以一位走方郎中老残的游历为主线,对社会矛盾开掘很深。同时,小说在民族传统文化精华提炼、生活哲学及艺术、女性审美和平等、人物心理及音乐景物描写等多方面皆达到了极其高超的境界。

  在《老残游记》第二回《历山山下古帝遗踪 明湖湖边美人绝调》中就出现了“落脚”这一方言

  —— 次日六点钟起,先到南门内看了舜井。又出南门,到历山脚下,看看相传大舜昔日耕田的地方。及至回店,已有九点钟的光景,赶忙吃了饭,走到明湖居,才不过十点钟时候。那明湖居本是个大戏园子,戏台前有一百多张桌子。那知进了园门,园子里面已经坐得满满的了,只有中间七八张桌子还无人坐,桌子却都贴着“抚院定”、“学院定”等类红纸条儿。老残看了半天,无处落脚,只好袖子里送了看坐儿的二百个钱,才弄了一张短板凳,在人缝里坐下。看那戏台上,只摆了一张半桌,桌子上放了一面板鼓,鼓上放了两个铁片儿,心里知道这就是所谓梨花简了,旁边放了一个三弦子,半桌后面放了两张椅子,并无一个人在台上。偌大的个戏台,空空洞洞,别无他物,看了不觉有些好笑。

  除此之外,在《老残游记》第八回《桃花山月下遇虎 柏树峪雪中访贤》中,再次出现了“落脚”

  ——大家等了许久,却不见虎的动静。还是那树上的车夫胆大,下来喊众人道:“出来罢!虎去远了。”车夫等人次第出来,方才从石壁缝里把子平拉出,已经吓得呆了。过了半天,方能开口说话,问道:“我们是死的是活的哪?”车夫道:“虎过去了。”子平道:“虎怎样过去的?一个人没有伤么?”那在树上的车夫道:“我看他从涧西沿过来的时候,只是一穿,仿佛像鸟儿似的,已经到了这边了。他落脚的地方,比我们这树梢还高着七八丈呢。落下来之后,又是一纵,已经到了这东岭上边,‘呜’的一声向东去了。”

  人行千里,乡音无改。本报将在下期展示那些藏身在中国古典名著中的黔江话,敬请关注。

  (记者 谭鹏)

编辑:陈庆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