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方言俚语解析之名著里的黔江话

  今天摆“啥子”?“落雨”跟“梦铳”!

  在第一期《“么子”也很高大上“吃酒”吃得更豪爽》中,我们找到了藏身于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的“么子”。其实,在黔江,除了“么子”,还有一个方言也是“么子”之意,那就是“啥子”。本期,我们将从黔江方言“啥子”开始……

啥子

  “下午吃啥子?”“啥子都要得”。“啥子”一词,即现代汉语“什么”之意。在黔江,“什么”一词很少人使用,口语中主要以“啥子”为主。“吃啥子”、“喝啥子”、“买啥子”成了黔江人的日常。

  《跻春台》,成书于清代光绪年间,作者省三子。该书被誉为中国古代最后一部话本小说集,在话本小说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在《跻春台》第一部分中,就出现了“啥子”一词。再说文锦忧气回家,话也不讲,走到书房睡着。他母问轿夫为着何事,轿夫都说不知;遂到书房,问文锦曰:“我儿然何回来得这们早?吃了晌午(饭)莫有?”答:“未吃!”母曰:“他们女婿来了,都不留吃晌午(饭),就做得那们啬么?”答:“肚中吃饱了!”母曰:“吃了些啥子?”答:“吃了一肚子的气!

  在该书第二部分中,“啥子”依在。次日早去,来至南院辕门,守军大喊拿下。大德曰:“不要乱喊,我是送信人,要见你的大人。”守军曰:“啥子东西,敢见大人!”大德曰:“有个客人说你大人借了他的银子,叫我送信来收,有扇为凭,快去通报。”守军见了此扇,忙去通传。不久大开中门,请送信人进见。

梦铳

  “大白天的,还在发啥子梦铳”。“梦铳”,即“梦愡”, 愡,恍惚之意。

  其实早在明代,人们都已经在使用“梦铳”一词。

  《牡丹亭还魂记》,简称《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传奇剧本,刊行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

  该剧描写了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该剧是中国戏曲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在《牡丹亭》中,就出现了“梦铳”,不堤防你后花园闲梦铳,不分明再不惺忪,睡临侵打不起头梢重。

  到了清代,人们依然使用“梦铳”一词。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全书五十六回,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的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对于人性的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小说白话的运用已趋纯熟自如,人物性格的刻画也颇为深入细腻,尤其是采用高超的讽刺手法,使该书成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佳作。这部小说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它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

  在《儒林外史》第十六回 《大柳庄孝子事亲 乐清县贤宰爱士》中,就出现了“梦铳”。潘保正摇手道:“不相干,这样事那里是你做的?”说罢,各自散了。 三房里催出房子,一日紧似一日,匡超人支吾不过,只得同他硬撑了几句,那里急了,发狠说:“过三日再不出,叫人来摘门下瓦!”匡超人心里着急,又不肯向父亲说出。过了三日,天色晚了,正伏侍太公出了恭起来,太公睡下。他把那铁灯盏点在傍边念文章,忽然听得门外一声响亮,有几十人声一齐吆喝起来。他心里疑惑是三房里叫多少人来下瓦摘门。顷刻,几百人声,一起喊起,一派红光,把窗纸照得通红。他叫一声:“不好了!”忙开出去看。原来是本村失火。一家人一齐跑出来说道:“不好了!快些搬!”他哥睡的梦梦铳铳,扒了出来,只顾得他一副上集的担子。担子里面的东西又零碎:芝麻糖、豆腐干、腐皮、泥人,小孩子吹的萧、打的叮当,女人戴的锡簪子,挝着了这一件,掉了那一件。

落雨

  “这段时间天天落雨”、“看样子要落雨,出门记得带伞”。

  在黔江人的语言环境中,下雨不是“下”,而是用“落”。也许,用“落”字更符合黔江人豪爽的性格。其实,至少在清代,人们就在使用“落雨”一词。

  《镜花缘》,是清代文人李汝珍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前半部分描写了唐敖、多九公等人乘船在海外游历的故事,包括他们在女儿国、君子国、无肠国等国的经历史。后半部写了武则天科举选才女,由百花仙子托生的唐小山及其他各花仙子托生的一百位才女考中,并在朝中有所作为的故事。其神幻诙谐的创作手法数经据典,奇妙地勾画出一幅绚丽斑斓的天轮彩图。

  在《镜花缘》第二十五回 《越危垣潜出淑士关 登曲岸闲游两面国》中,就出现了“落雨”一词,林之洋道:“俺同这人正在说笑,妹夫猛然揭起浩然巾,识破他的行藏,登时他就露出本相,把好好一张脸变成青面獠牙,伸出一条长舌,犹如一把钢刀,忽隐忽现。俺怕他暗处示人,心中一吓,不因不由腿就软了,望着他磕了几个头,这才逃回。九公!你道这事可怪?”多九公道:“诸如此类,也是世间难免之事,何足为怪!老大痴长几岁,却经历不少。揆其所以,大约二位语不择人,失于检点,以致如此,幸而知觉尚早,未遭其害。此后择人而语,诸凡留神,可免此患了。”当时唐、林二人换了衣服,四人闲谈。因落雨不能开船。

  在《镜花缘》第七十九回《指迷团灵心讲射 擅巧技妙算谈天》中,也出现了“落雨”一词,兰芝道:“莫要落雨把今晚的灯闹掉,就白费宝云姐姐一片心了。”兰芬道:“如落几点,雨后看灯,似更清妙。”说著,雨已大至,一闪亮过,又是一个响雷。缁瑶钗道:“算家往往说大话,偷天换日,只怕未必。”

  人行千里,乡音无改。本报将在下期继续“展示”那些藏身在名著中的黔江方言。

  (记者 谭鹏)

编辑:陈庆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