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勿让商业服务捆绑正常教学

  ◆陈广江

  近日,安徽亳州风华中学一位学生家长反映,在老师的推荐下,很多家长在手机上安装了一个叫“好分数”的软件,主要功能是查分,学校联考、班级考试等成绩出来后,家长需登陆软件查看孩子的各科分数,如果还想知道孩子考试名次,就需要付费。在当地,使用类似APP的学校不止一家。

  一些商家真是“生财有道”:教育部明令禁止公布考试排名,但查分APP可以有偿提供,按查询次数收费或者包月包年,学校和老师都推荐了,有多少家长会不买单?“推荐”是委婉的说法,实则有变相强制之嫌。有的学校还“见异思迁”,今天推荐“7天网络”,明天推荐“好分数”,让家长反复买单。

  一些学校的做法令人浮想联翩:毫不避嫌地推荐或指定查分软件,将正常教学内容与商业服务“捆绑”在一起,无异于帮商家搞推销,那么挣的钱究竟流向了谁的腰包?若说商家“独吞”,未免有悖于常识。要知道,老师推销商品,加重家长负担,早就是被明令禁止的违规行为,是有风险、有代价的。

  得到学生和家长的精准数据不算,还要拿学生的成绩牟利,如此简单粗暴,“吃相”不雅。在商言商,商家一门心思挣孩子的钱、掏家长的腰包,未尝不能理解;但校园是教书育人的地方,看着给家长增负添堵的商业活动入侵校园,校方非但不阻止还推波助澜,难免让人怀疑学校在其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合作,查分类APP背后隐藏着一条完整的灰色利益链条。在激烈竞争中,一些商家使出浑身解数攻下学校,将自己的产品成功打入校园,然后打着自愿的旗号,利用老师得天独厚的话语权,将产品强制推销给学生及家长……与学校合作,通过“小手拉大手”营利,这是一些商家屡试不爽的诀窍,也是行业公开的秘密。

  在信息时代,学校教学活动固然应搭上科技便车,进行网上阅卷、大数据分析等有益探索乃至选择市场化服务,但教学和商业应厘清基本的边界,让教学的归教学,商业的归商业,避免学校和商家勾肩搭背。否则,不仅仅是给家长增负,还会亵渎教育职责,违背办学政策。现实中,从传统教辅资料到“校讯通”等手机业务,再到五花八门的教育类APP,教学“捆绑”商业乱象从未绝迹。

  不追责就没有警示。有偿查询成绩事件被曝光后,当地教育部门印发紧急通知,严禁以任何方式向学生推销或办理增加学生负担的商品服务,教育部门、学校及教师严禁参与针对学生的各种商业促销行为,同时对有关学校进行实地调查,对各学校开展排查。此事也给各地中小学校敲响警钟:守土必须有责,校园不容商业活动肆意入侵。

编辑:陈庆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