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政
儿童剧是孩子的“精神食粮”,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发展要遵循市场规律,更要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资本投入在赢取经济利益的同时,必须绝对保证儿童剧绝对的“食品安全”,这是底线。“速成”的儿童剧就像早熟的作物,营养不良,难成精品。切不可为了快速变现一味迎合市场、取悦家长而随意解构经典,粗糙滥制。唯有精耕细作,呵护童心才能赢得更多观众,实现资本投入与儿童戏剧发展互利双赢。
儿童剧要带头呵护童心童趣,满足孩子的审美体验与情感需求。儿童剧的观众主体是儿童,耐不耐看、吸不吸引人,儿童最有发言权。童心是纯洁干净的,有着最敏感的情感体验和最直白的情感表达,儿童的“挑剔”发自内心,抛开了消费市场和成人强加的各种外界因素,不会刻意迎合,相对客观、真实。当然,由于个体认知和喜好不同,同一部儿童剧对于不同的观众会有不同的观感体验,“挑剔”意见也会有差别。但是,童心是相通的,对蕴含其中最能打动人、吸引人的童真童趣的认可是共性的,总体评价不会相差太远。呵护童心童趣的儿童剧,才经得住儿童观众“挑剔”,赢得更多观众。
儿童剧呵护童心童趣要始终坚持“儿童视觉”。不管是原创还是改编创新,都不能只以成人的眼光“想当然”,凭空臆想儿童的喜好与接受程度,要多些童真童趣,把角色塑造得“孩子气”一些,把戏演得活泼一些,给儿童独立判断与思考的空间,给儿童在审美中去认识自我的机会。鉴于孩子的智力发育和理解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儿童剧按年龄分级分档,也非常有必要。只有保证品质与内涵,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构筑出儿童剧健康发展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