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未寇莱公祠
脱去朝衣出禁天,武陵山色识瓢仙。
匆匆岁月十数字,黯黯风烟二百年。
自古难全唯晚节,至今犹洌是寒泉。
几人拭目宣公笔,惆怅春秋法凛然。
——宋·张埴
张埴(生卒事迹均不详),宋朝文人。《诗渊》第二十三册引“宋张埴情性集”书生村诗卷一首,中有“我看后村诗,未许后生到”之句。其年代较刘克庄为晚。埴字养直,号卢滨,吉水人。早游湖湘间,有诗名。
“脱去朝衣出禁天,武陵山色识瓢仙。匆匆岁月十数字,黯黯风烟二百年。自古难全唯晚节,至今犹洌是寒泉。几人拭目宣公笔,惆怅春秋法凛然。”这是宋代诗人张埴游览武陵山后写下的诗句。近日,“诗路黔江”采访组一行,领略“脱去朝衣出禁天,武陵山色识瓢仙”的盛景。
脱去朝衣出禁天
武陵山,即位于黔江区石会镇境内的武陵仙山景区。当日上午,采访组一行驱车前往武陵仙山景区。过梅子关隧道,沿着盘山公路蜿蜒直下,武陵仙山的美景尽收眼底。山势峻峭,奇峰兀立,危崖深峡,这是我们来到绵亘10余公里的武陵仙山景区的第一印象。近看仙山,砂质面岩风化剥落严重。远观仙山,砂质面岩风化剥落后形成的山脉,姿态万千的奇峰异石,有的似公孙相扶,有的如母子悄语,有的像夫妻絮语,有的若婆媳相亲,或如背负竹篓者,或如手牵羔羊者,仿佛八仙赴会。
车辆一路朝着石会镇集镇方向行驶,在出梅子关到集镇的途中的所见所感,确如诗中所描述的“脱去朝衣出禁天”。
香山寺。
武陵山色识瓢仙
在张埴的眼中,武陵山的山色奇美,身在武陵山中,就能感受到武陵山的仙山仙韵,也许,正是他写下这句“武陵山色识瓢仙”的由来。采访组一行走近武陵山,寻找那些藏在山中的仙山仙韵。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武陵仙山的的宗教始自汉唐,盛于明清,清代曾与贵州梵净山、四川峨眉山齐名。武陵山佛、道、儒三教并存,极盛时庙宇广布,寺僧数百,香火繁华。其真武观、香山寺、观音阁、天子殿、川祖庙、莲峰寺及朝山大道上遍布的小庙充分体现了能工巧匠巧夺天工的建筑艺术。现存香山寺、天子殿主殿、真武观山门等遗址,但依然从中可以透视出当年的宗教盛况。
只要你走近武陵仙山,武陵山色识瓢仙的盛景,就在你眼前。
天子客栈。
黯黯风烟二百年
“匆匆岁月十数字,黯黯风烟二百年。”武陵仙山的过往,也在诗中流淌。
坐落于武陵仙山主峰脚下的香山寺,为香客朝拜武陵仙山的第一站,供朝山香客沐浴、静心和休息,因此又名接官殿。据史料记载,香山寺始建于唐朝伍德年间(621),清道光年间(1821)重建,虽历经劫难,但寺院主体得以保存。
在武陵仙山山腰附近,一座造型奇特、质地古朴的建筑历经风雨,屹立百年,它叫天子殿。相传,其因明成祖朱棣永乐年间驾临武陵山真武观后住宿于天子殿而得名,中间为正殿,塑佛祖释迦牟尼像,两边为厢房,塑十八罗汉,前厅为灵官殿,塑两个灵官菩萨。天子殿的和尚由真武观委派负责香客烧香,洗脸及食宿,一般住二至五个和尚。
天子殿石阶。
明万历四十年(1612),黔江知县杨再栋责成僧人清园来武陵山主峰修建了真武观(清雍正七年重建,乾隆十八年、嘉庆三年、同治五年先后修缮,1962年被撤除),额书“武陵古刹”。这一观一刹,将大慈大悲的佛家和清静无为的道家有意无意地融合在一起,成武陵山宗教胜地的一大特点。晚清,张之洞途经武陵山,在真武观正殿捐设冲天殿,塑供马援像。
清《酉阳州志》中的真武观:“寺僧恒达数百人,常住半足,向数年一启戒坛,远近缁流,奔赴不绝,香火之盛,殆甲全州。”
武陵仙山奇峰。
据了解,当初的寺庙修在峰顶平台上,四周用石条延伸出去,整整125间木质结构的楼房悬空建筑,住了几百名寺僧。北面的房间离地300米,泼一盆水出去瞬间成云成雾。南面的房间离地也有50多米,相当于十几层楼高。到最后盖瓦时,因低头是深不见底的山谷,工匠无不心惊,等大雾弥漫才敢上房顶。月白风清的夜晚,大雾弥漫时的白昼,看上去整个楼阁悬在空中,若隐若现,如诗如梦。正殿内有冲天殿,高出正殿好几米,上面安放一盏油灯,到夜间方圆几十里都能见到,当地还有老年人记得那好似天上星斗交谈的灯光。
岁月变迁,仙山依旧,不变的,是那识瓢仙“识瓢仙”的武陵山色……
(记者 谭鹏 田丹 文/图 特约审稿人 何泽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