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和杜侍御
花时曾省杜陵游,
闻下书帷不举头。
因过石城先访戴,
欲朝金阙暂依刘。
征帆夜转鸬鹚穴,
骋骑春辞鹳雀楼。
正把新诗望南浦,
棹歌应是木兰舟。
——唐朝·许浑
许浑:唐代诗人。字用晦,一作仲晦。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生卒年不详。大和六年(832)进士。任当涂、太平县令。大中三年(849),为监察御史,“抱疾不任朝谒,坚乞东归”(《乌丝阑诗自序》),居润州丁卯村舍。后复起为润州司马。历虞部员外郎,睦、郢二州刺史,世称许郢州。晚年退居丁卯村舍,辑缀诗作,因名《丁卯集》。
曾经的石城
这是一首写给友人的诗,从许多资料我们发现许浑的诗中有好几首都是写给这位杜侍御的。近日,“诗路黔江”采访组一行以诗为线,了解一段古石城的过往。
因过石城先访戴
“因过石城先访戴,欲朝金阙暂依刘。”黔江境内的老石城,位于阿蓬江与段溪河交汇处的一级台地,从隋开皇5年(585)建治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从诗中我们可以得知,诗人因为路过石城这个地方便要先去拜访在石城的朋友。
遗憾的是关于杜侍御的生平我们无从可考,他是否曾在石城为官另当别论,但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当时的石城县更名为黔江县,“黔江”之名沿用至今。
残存的千年城墙
石城留存了近1800年的“黔江记忆”,是黔江历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当日,采访组在当地村民乔贤超的热情带领下,沿着石城的街道和阿蓬江的沿岸走了一遭:听着申家出举人,周家有个国公,以及这里数十户人家却有着十几种姓的种种故事。一幅幅石城曾经的轮廓在脑海里逐渐清晰。这样的石城有着太多太多故事,也有着太多风景吸引着人们,难怪诗人路过石城这个地方,要到这里走一遭,或许在拜访朋友之余,更多的是为了一睹石城这个神秘的地方。
鸬鹚穴
征帆夜转鸬鹚穴
石城因水而兴也因水而衰,黔江的母亲河阿蓬江自它诞生之初便从这里奔涌而过,时光带走了曾经的记忆,但这些记忆却在当地人的口口相传中得以流下点滴珍贵的过往。
老石城的码头如今仍然还有些许古老的痕迹可寻,乔贤超说这些码头即见证了石城曾经的繁华,也是这个地方水运历史的唯一残留。老石城的码头,有三个:段溪河处的码头,专供人的往来,涨水时,以船为渡,平常以木浮桥代渡;南门处是华家巷子码头;北边是谭家巷子码头。遗憾的是南边的两个码头,已难寻踪影。
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每到傍晚,大量的帆船便从阿蓬江的远处慢慢驶来,客人们石城歇上一晚,第二天又跟着船下濯水、酉阳。这一切我们再无法亲眼目睹,然而诗人笔下的“鸬鹚穴”却仍然还存在。谭家巷子的码头边有一幢古民居历经了数百年风雨之后,已经有些摇摇欲坠,房子的旁边有一个小水塘,虽然当天艳阳高照,但几只鸬鹚却在水塘里欢快的嬉戏。它们大概并不知道这水塘也是历史的馈赠吧。
岸边小舟
棹歌应是木兰舟
沿着石城古岸一路前行,伴随着当地老人沧桑的回忆,石城曾经唱不完的繁华,道不尽的沧桑便都从时光中向我们走来。夏日的江面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偶有鱼儿探出水面,贪婪的呼吸着新鲜空气,几叶轻舟荡漾在碧波的阿蓬江上,伴随着船主人嘹亮的山歌声,惊起一行白鹭。远处山间白雾缭绕,若是行船江上,别有一番风情。
地老人黄学雨用这样朴实的话语来介绍他记忆里的石城,相传以前每逢赶集天,石城街上行人摩肩接踵,人们都不用自己走路,完全是被行人挤着前行,从下街到了上街。一条只有数百米长的老街,每次赶集却要卖出去70多头猪的肉。直到天黑仍然到处人头攒动,街上茶馆、客栈、柴市一应俱全。
曾经的石城是热闹的,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这里赶集的地方搬到如今的舟白街上,这里才结束了它喧嚣的历史,得已安静的陷入沉睡中。
石城全景
谭家巷子的码头上,一叶轻舟停泊在岸边,或许因为太久么有使用,船面有些生锈,顽皮的孩子在岸边光着脚丫子玩水,欢快的笑声让静静躺在深山里的老石城,多了几分生机勃勃。
一千多年的那天,诗人是否也曾这样,乘一叶轻舟,从远古走来,慢慢走进了石城。从而发出了“正把新诗望南浦,棹歌应是木兰舟”的感慨。
(记者 田丹 谭鹏 文/图 特约审稿人 何泽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