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子关
问关梅止渴,到此了无梅。
何似金茎露,清凉浥一杯。
—— 清 ·川东道 张九镒
“问关梅止渴,到此了无梅。何似金茎露,清凉浥一杯。”这是清代四川川东道张九镒游梅子关写下的诗句。张九镒,字橘州,又号退谷,湖南湘潭人,乾隆四十二年(1777)曾任岳麓书院山长。乾隆五十二年(1787)进士,官至四川川东道。
近日,“诗路黔江”采访组一行前往梅子关,开始了一段寻“梅”之旅。
当地村民回忆梅子关
问关梅止渴
“三十六道拐,七十二道弯。行遍天下路,难过梅子关!”这是昔日在梅子关当地广为流传的一段民谣。梅子关,位于黔江区石会镇梅子村与城西街道册山社区之间。那么,梅子关因何得名,是盛产能“望梅止渴”的梅子而得名吗?在梅子关,采访组一行找到了石会镇梅子村村民肖益发,听他讲述他眼中的梅子关。
据肖益发介绍,梅子关其实分为大梅子关、梅子关、小梅子关。现在的黔江梅子关隧道,其实是小梅子关所在地,而梅子的所在地,是小地名叫土地岩的地方。
但在梅子关境内,是否盛产梅子,他却不得而知。“据我所知,梅子关境内不出产梅子。”肖益发说。
梅子关隧道碑记
到此了无梅
梅子关,因地势险要,素有天险之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据《黔江县志》记载:清咸丰十一年(1861),石达开部将傅丞相、李检点率军从贵州进入四川,8月经武隆、彭水越黔江去鄂西与主力会师。当时的黔江知县胡明晋知道太平军来势汹汹,就让五品都司谭健率领营兵乡勇六七百人到大梅子关把守,同时新招募兵丁二百余人,让邑人李香率领防堵于小梅子关。太平军突破两关之后,乘势进攻县城。虽然两地均失守,但足见梅子关在当时作为军事要地的重要性。
1949年11月,国民党军在梅子关设防,企图阻止解放军西进。然而当二野93团刚一发起冲锋,宋希濂部便溃不成军,夺路而逃。
采访组一行在当地询问了多位村民,他们均不知道梅子关因何得名,也明确告诉我们当地不产梅子,我们也感受到了张公诗中“到此了无梅”的情景。
清凉浥一杯
两百多年前,谜一样的梅子关,让张九镒心生疑惑,发出了“问关梅止渴,到此了无梅”的感慨。上世纪50年代,一行人深入黔江及其周边进行社会调查,解开了“梅子关”得名的答案。
梅子关远景
“今天要赶到黔江,路途221公里,相当远,须早一点走。小申昨夜将车停在汽车站,早晨7时即去请大汽车拖拉发动,拖一次要给二公升汽油,今天发动很顺利……”这是《1956潘光旦调查行脚》中的一段文字。在这本书的背后,是关于一个古老民族的过往。
对“土家”的识别,始于1950年。当时,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的湖南湘西“苗族”代表田心桃,向中央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反映,自己是“土家”人而不是苗族,要求中央派人进行调查。她的反映引起了重视,中央派出了多名专家学者,组织调查小组,多次调研。
社会学家、优生学家、民族学家潘光旦先生于1953年接受了研究“土家”的任务,在查阅大量史籍、地方志后,他发表了《湘西北的“土家”与古代巴人》一文,认为:土家不是瑶,不是僚,不是苗,不是汉,而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古代巴人后裔的一支,是单一民族。随后,中央民族学院的王明踽教授、语言学家王静如在经过实地调查后,分别写出了《湘西“土家”概况》和《关于湘西“土家”语言的初步意见》等文章,也都支持“土家”是单一民族的观点。
上世纪50年代,潘光旦进行了一场为土家族正名的伟大行动,随行的张祖道因为和他是师生关系加摄影记者身份,成为此次社会调查之旅的唯一影像记录者和见证者。
1957年1月8日,潘光旦一行人到达黔江。翌日,时任县领导都谈到,本县有龚、胡、秦、向四大姓。《酉阳州志》和《黔江县志》上都提到过,说龚据水寨,胡据峡口,秦据册山,向据后坝。除胡外,龚、秦、向三姓都是土家族。
“我由彭水来,经过一个地方叫梅子关的,但其地并无梅子树……那么梅子关之名究竟从何而来?其实这就是‘比兹卡(土家族自称)’的音译”,前来给土家族“正名”的潘光旦先生,也给梅子关找到了答案,原来,“梅子”就是土家语的音译。
昔日的天险“梅子关”,如今已变通途。梅子关隧道从1989年10月9日动工,到1992年9月8日建成通车,历时三年。昔日的天险梅子关,如今已成为石会镇、黑溪镇、白石乡、黄溪镇等地往返黔城的交通要道,这也应了诗中“清凉浥一杯”的美景……
(记者 谭鹏 田丹 文/图 特约审稿人 何泽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