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路黔江】石骨雄支半壁天拈花约坐已成仙

  咏黔邑武陵峰

  钟声飞落三千界,

  石骨雄支半壁天。

  自是僧家玄妙处,

  拈花约坐已成仙。

  —— 清 ·龚绍南

    “钟声飞落三千界,石骨雄支半壁天。自是僧家玄妙处,拈花约坐已成仙。”这是清代诗人龚绍南游览完武陵峰后写下的诗句。近日,“诗路黔江”采访组一行前往武陵仙山景区,睹仙山之奇、品仙山之韵。

武陵仙山下的中元农民新村

  石骨雄支半壁天

    武陵仙山,原名武陵山。

    “石骨雄支半壁天”,从龚绍南的诗中,武陵仙山之奇跃然眼前。武陵仙山有多奇?《清光绪版·黔江县志》中就记载:其山凌空崛起,如虬龙翘首天半,岩峦峡削,古木葱蒨,高三百余仞。

    山势峻峭,奇峰兀立,危崖深峡,这是我们来到绵亘10余公里的武陵仙山景区的第一印象。近看仙山,砂质面岩风化剥落严重。远观仙山,砂质面岩风化剥落后形成的山脉,姿态万千的奇峰异石,有的似公孙相扶,有的如母子悄语,有的像夫妻絮语,有的若婆媳相亲,或如背负竹篓者,或如手牵羔羊者,仿佛八仙赴会。

    据同行的石会镇宣统委员钟华伟介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武陵仙山“石骨雄支半壁天”之美,当人与山相遇,便成了一个“仙”字。

    自是僧家玄妙处

    武陵仙山的“石骨雄支半壁天”,是她的外在,而“自是僧家玄妙处”却是她的内涵。

    据钟华伟介绍,武陵仙山的宗教始自汉唐,盛于明清,清代曾与贵州梵净山、四川峨眉山齐名。武陵山佛教、道教、儒教三教并存,极盛时庙宇广布,寺僧数百,香火繁华。其真武观、香山寺、观音阁、天子殿、川祖庙、莲峰寺及朝山大道上遍布的小庙充分体现了能工巧匠的建筑艺术。现存香山寺、天子殿主殿、真武观山门等遗址,但依然从中可以透视出当年的宗教盛况。

    采访组一行首先来到武陵仙山主峰脚下的香山寺。据钟华伟介绍,香山寺始建于唐朝伍德年间(621),清道光年间(1821)重建。我们在现场看到,香山寺呈大四合院结构,院内石坝前低后高分两层,长约60米,宽约40米。圆通殿、弥勒殿分别作于中轴线两端,两侧有药师殿、地藏殿等殿堂及寮房上百间,其观音圣像、药师佛圣像均为清代铜铸像,古朴庄严。

    参观完香山寺,采访组一行驱车前往位于武陵仙山主峰的真武观。

    据钟华伟介绍,明万历四十年(1612),黔江知县杨再栋责成僧人清园来武陵山主峰修建了真武观(清雍正七年重建,乾隆十八年、嘉庆三年、同治五年先后修缮,1962年被拆除),额书“武陵古刹”。这一观一刹,将大慈大悲的佛家和清静无为的道家有意无意地融合在一起,成武陵山宗教胜地的一大特点。张之洞途经武陵仙山,在真武观正殿捐设冲天殿,塑供马援像。冲天殿,高出正殿好几米,上面安放一盏油灯,到夜间方圆几十里都能见到,当地还有老年人记得那似和天上星斗交谈的灯光。

    清《酉阳州志》中也记载:“寺僧恒达数百人,常住半足,向数年一启戒坛,远近缁流,奔赴不绝,香火之盛,殆甲全州。”

    站在真武观山门前,一副题有“玉笋凌霄曾向瓶中靡珠露,山环皓月好泛钵里现昙花”的石刻楹联,惟妙惟肖、生动形象地描述出了武陵风光的宏伟气魄,也许,这些就是龚绍南诗中“自是僧家玄妙处”的由来。

武陵仙山景区内的羽人山一角

    拈花约坐已成仙

    武陵山,从唐天宝年间玄宗赐名至今,已然千年。在这里,不变的,是至今不变的美景;变的,是当地越来越好的生活。晨观武陵奇景,暮赏落日余晖,这就是居住在武陵仙山当地人闲暇时的生活。

武陵仙山景区奇峰

    而在农忙时,当地人的生活又是另外一种景象,他们日出而作,用山泉灌稻、用牛粪养田,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在武陵仙山四处盖起一栋栋小洋楼,一个个农民新村拔地而起,一片片生态农业基地在仙山之间蔓延。这就是武陵仙山,拈花约坐已成仙,只愿身在武陵仙山……

  (记者 谭鹏 田丹 文/图 特约审稿人 何泽禄)

编辑:编辑1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