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险曲
运盐出井有驮牛,
千里崎岖不记愁。
寒夜那曾依店宿,
惟寻芳草傍山头。
—— 清 ·曹树俭
黔江虽然没有产盐的历史,然而由于紧邻彭水自治县郁山镇,它的挑盐历史因而和郁山这个因盐而兴的古镇一样,自古有之。
关于诗人的生平,由于年代相隔太远,我们无从可考,不过从字面不难看出,这是一首描写挑盐客们运盐生涯的诗。途经黔江的川盐古道上,凝聚了历代无数劳动者血汗和智慧结晶。据史料记载:黔江的古盐道是川盐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两路,一条过县城往湖北,一条经酉阳通湖南。前者从郁山镇经亭子关、蔡家槽、梅子关、老鹰关,最后经过边城县坝,出境可达湖北咸丰、来凤等地。
近日,诗路黔江采访组,在挑盐客的后代黎清碧(黔江区沙坝人、盐客调传承人)的带领下,重走了从沙坝过县城往湖北的部分古盐道,想要揭开这条历经了沧桑,承载了无数挑盐人匆匆步履的古盐道上,曾演绎的无数传奇和神秘色彩。
探寻盐道文化
运盐出井有驮牛
位于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东北角的郁山镇,自古以产盐著称。在苗语中,“郁山”即产盐之山。这里关于盐巴的最早记载可追溯至汉代,以郁山为中心的盐道四通八达。而陆运其中一条主要是往东北经亭子关至西泡(今黔江蔡家槽)……
时光倒回到民国年间,一天挑盐客谢三跟随着挑盐的队伍早早便到了郁山镇,他们要把盐挑到冯家去。虽然同行们都劝他少挑点,毕竟他才十几岁,可他坚持要多挑点。因为他心里清楚,家里年迈的双亲全靠他多挑点盐才能生活下去。
盐道又险又窄,可挑盐客们却不得不选择这样的道路,因为只有这是最近的路,能让他们节省不少时间。远远望去,他们犹如一条长龙在山道上缓慢前行。那青石板上,究竟留下了多少喘息的身影?
诗句“运盐出井有驮牛”,形象地描绘了他们挑盐的艰辛,肩上的老茧结了一层又一层,穿着草鞋的脚上到处都是被荆棘划下的伤口,可为了生活能够继续,他们只有选择坚持下去。“挑盐客媳妇不好找……”如若不是为了生存,有谁愿意像驮牛一样整天在山道上奔走?连找个媳妇的时间都没有。
走在古盐道上
寒夜那曾依店宿
夜越来越深,然而挑盐客仍然在山道上奔走着,无数的火把照亮了夜空,远远望去犹如一条缓慢前行的火龙。离可以打尖的幺店子(盐道上专门为挑盐客提供住宿的地方)还有一段距离,大家的体力却都有些跟不上。
最终,大家在山顶找了一个相对平缓的地方停了下来。据年过六旬的黎清碧回忆,小时候总是听父亲讲那段挑盐的日子,因此很多事情还印象深刻。像这种错过住宿的情况很常见,主要是为了节省往返的时间,多挑几回盐让家人生活好点,有的是为了节省那一点点住宿钱。
“寒夜那曾依店宿”简短的七个字写出了盐客们生活的辛酸,谁不想在寒夜里,枕着温暖的被窝入眠呢?尤其是冬天为了抵御寒冷,他们便在山里烧上一堆火,晚上背靠着大树,度过漫漫寒夜,还要随时注意周围是否有野兽出没。在沙坝乡境内的倒钩河,至今仍可以看到曾经的幺店子屋基,随着挑盐历史的结束,店家就跟着搬走了。
黎清碧正在表演盐客调
惟寻芳草傍山头
解放后,喧哗了数千年的古盐道终于完成了历史的使命,顿时安静下来,悄悄地退出了历史舞台,渐渐的湮没在荒草丛中,尘封于岁月的深处。那些位于崇山峻岭中的盐道,早已荆棘丛生、寸步难行,散落着一地古老的文明。
然而它并没有被人们所遗忘,住久了钢筋水泥建筑、用腻了现代交通工具的访古者们,开始向往和回归自然,他们沿着前人的足迹,重走了这条现在已并不太完整的古道。
盐道芳草萋萋
“黔江盐道虽然没有彭水那么深厚,但我走黔江境内的古盐道时,总觉得仿佛时光倒流,依稀领略了它昔日的风采,勾起一番莫名的惆怅。” 重庆主城来的游客谢奇峰,对盐道文化有着特殊感情。
我站在古盐道上,望着眼前芳草萋萋的古盐道,脑海里浮现出当年挑盐的场景,我想那压着千万打杵印的古盐道,不是一句沧桑就可以概括,也不是风雨可以涵盖……经过数十年的岁月变迁,无数的荒草、荆棘疯长,一起覆盖住了曾经的古盐道,如今千年的艰辛已成为过往,惟有萋萋芳草傍山头。
(记者 田丹 谭鹏 文/图 特约审稿人 何泽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