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清明

  ◆费城

    岁岁清明,今又清明。关于“清明”,我始终觉得,这是一个代表过去的词汇,因为祭奠与怀念。花木芳菲、草长莺飞的四月天,怎奈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诗句,使得“清明”二字,在文字纵深处更增添了几分烟雨迷濛的感觉。

    清明是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时节,温度回升,雨量也随之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但是,清明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出现,似乎便与纯粹的节气区分开来,二者因此有了明显的不同。查阅有关“清明”的一些资料,清明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还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纪念意义。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清明不仅是重要的祭祀节日,还是扫墓踏青的好时节。

    古往今来,清明节传统祭祀活动大约包含这样一层意思:“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标志着天地清朗、寰宇澄净。在这个生命的祭日里,盛载着人间太多的遗憾和酸楚,寄寓着人间太多的哀思和祭奠。潮湿而沉重的清明,是凭吊者胸前永远的疼痛,刻骨铭心地让人追思美丽的远逝,在中国人复杂的情感世界里,被赋予了丰富的人文内涵。

    在中国的诸多古诗词中的清明,多有描绘一种曾相识的寂寥落寞,更有一种撩拨心弦的感动。民间流传一首《清明吟》诗:“又是一度清明至,风吹旷野冥纸飞。”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人们从喧嚣繁忙的生活中静下心来,在心中腾出一块地儿怀念先人,不约而同来到先人的安息地,摆上鲜花,奉上祭品,寄托哀思。漂泊在外的人,也会在清明来临的日子重返故乡,在逝去的亲人墓前,默然拜祭,无声交谈。而长埋地下的亲人,也因此得到安宁,化作香炉间袅袅的青烟和燃烧的纸钱,在清明时节萦绕、消散,幻化成头顶笼罩的烟雨,润湿了人们的眼眸和足下的青草。

    “南北山头多墓前,清明祭扫各纷然。”回乡的路上,随处可见前往扫墓的人们,他们挎着盛满祭祀物品的竹篮,有些还会带去镰刀和铁铲,锄去坟头旧年长出的野草,修葺土坟,垒实墓基,焚香夙愿,默然叩首以寄哀思。因为与泥土和青草有关,于是,便有了“踏青”的一层含义。在阵阵梅雨阴郁、潮湿的哀婉中,仿佛生与死的距离仅一步之遥,不论是仰望亲人的遗像,抚摸老旧的什物,还是凝望高高的青冢,都能触发人们的无尽遐思,想象亲人的音容笑貌宛在。

    岁岁清明,今又清明。是在嗟叹岁月的不易,更是感叹人生苦短,生命流转如飞花易逝,开落之间,转瞬又是一年春来到。在一片萦绕的惆怅哀思中,我们更能够体悟活着的美丽。于是便理解了,逝者如春花秋草般寂寞轮回的释然。我想,生者唯有让自己活得更好,才是对逝者最大的宽慰。

编辑:编辑1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