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怀古
石城古岸头,一望思悠悠。
几许六朝事,不禁江水流。
——唐末宋初·刘洞
据史料记载,刘洞世居建阳,少游学入庐山,师事陈贶学诗,精究其术。
贶卒,而洞犹居二十年。长五言诗,后主立,以诗百余篇,因左右献之。后主素闻其名,喜而览之,其首篇乃《石城怀古》诗云:“石城古岸头,一望思悠悠。几许六朝事,不禁江水流。”后主掩卷,为之改容,遂不复读其余者。洞羁旅二年,俟召对,不报,遂南还庐陵。与同门夏宝松相善。为唱和俦侣。
那么刘洞诗中的石城在哪里?据清咸丰《黔江县志》载:石城故县,在县东北三十里,有绍庆(南宋)时碑记,字画漫漶,今名县坝,即石城旧址也。是隋开皇五年(585)置石城县的遗址。
3月末,艳阳高照,诗路黔江采访组走进石城故地,站在位于如今黔江区舟白街道县坝社区的石城古遗址老街之上,闭上眼睛,仿佛就能看见千年前曾经的繁华。
石城古岸梨花开
走过架在阿蓬江与段溪河交汇处的石城大桥,再往前行数百米,便到了石城。说它是城,其实仅仅是一个所辖面积3万平方米的地方。人们习惯上把这里,叫县坝。
如今的石城街上,唯一还算完整的古民居,唯有“乔家大院”。当天73岁的黄学雨老人,热情地给大家当起了导游。他说想要见证石城当年的繁华,唯有一个去处,那便是曾经的码头,即刘洞诗中的石城古岸。
老石城的码头,有三个:段溪河处的码头,专供人的往来,涨水时,以船为渡,平常以木浮桥代渡;南门处是华家巷子码头;北边是谭家巷子码头。遗憾的是南边的两个码头,已难寻踪影。
谭家巷子码头在老城的最北端,临近老石桥。谭家巷子码头隔阿蓬江很近。可惜巷子的石梯已重新修葺。不过,那些留下的被脚踏过的痕迹,依然有迹可循。如今,巷子的一边已经修起了小洋楼,一边的石块,历经了千年风雨,或许是因为曾被无数双手抚摸过,很是光滑。
古岸边的梨花开得正艳,一如在村子里欢快奔跑的孩子,朝气蓬勃,这让早已萧索的石城有了一丝别样的生气。
黄学雨老人讲述石城的历史
多少烟云渐消散
相传李后主读了刘洞的《石城怀古》后,唏嘘不已,许是想起了后唐的处境,觉得前尘往事都如江水一样一去不复返。然而从石城潺潺流过的阿蓬江,带走了多少前朝事,有的在历史的烟云中逐渐消散,有的却经过了时间的洗礼得以沉淀,并被后人所铭记。
如今73岁的黄学雨老人,打小就没有离开过石城,虽然在外的子女多次提出接他去城里住,可他终究是舍不得离开,便和老伴长期住在了石城这个生他养他的地方。据他介绍,县坝因是黔江古县城所在地而得名。这里曾是赶集的场所,因此又被称为县坝场。它坐落在阿蓬江边,背靠观音山,距阿蓬江河岸三四十米,这里一度很繁华。
相传以前每逢赶集天,街上行人摩肩接踵,人们都不用自己走路,完全是被行人挤着前行,从下街到了上街。一条只有数百米长的老街,每次赶集却要卖出去70多头猪的肉。
残破的古老民居
遗憾的是千年繁华转眼终究是南柯一梦,如今走在石城的街上,找不到一点 “县城” 的繁华印象,记者感觉到的是一种清冷。走在街上,很不容易遇上一个行人,民居也大多关门插锁。据说自1986年之后,这里便没有了集市,街道也就跟着冷清了。
半壁古墙千年事
据相关资料记载,石城遗址先后出土过从汉代至唐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铜器、网坠、石碓、碗、盘、杯、碟、罐、壶、砚、砖、瓦、铁器、动物牙齿等历史遗物及残片 100多件,还发现了 1 个清代灰坑和 8 个清代晚期建筑遗址,包括袋状灰坑、南城门、石拱桥、街巷、码头、万寿宫、申家院子、乾元宫、王家院子、龙王庙等。
然而在采访中,我们没能看到万寿宫、乾元宫、龙王庙等遗址,只看见街头巷尾堆放着刻有各种图案的石墩。唯有一堵有1000多年历史的残缺的古老城墙,相传是曾经的县衙所在地。如今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垮塌的木柱木板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满地青砖残瓦。残留的一壁衙门墙,已被藤蔓和野花掩盖。
随时都会倒塌的半壁千年砖墙、古老而不知名的野花藤蔓,以及在风中摇摇欲坠的古民居。一切的一切,无不在诉说着曾经的千年繁华已成历史。
不禁江水流记忆
据史料记载,石城古遗址,西晋初(265–280年)曾是涪陵郡治、丹兴县治所在地,距今1753年,而从它诞生之初,阿蓬江便从这里奔流而过,见证着它的兴起、繁荣,直到没落。
石城虽已远去,但它留存了近1800年的“黔江记忆”,是黔江历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当日,在众多村民的热情带领下,我们得已沿着石城的街道和阿蓬江的沿岸走了一遭:听着申家出举人,周家有个国公,以及这里数十户人家却有着十几种姓的种种故事。一幅幅石城曾经的轮廓在脑海里逐渐清晰,或许诗人刘洞当时面对这潺潺的阿蓬江水,也是一样的心态,再多的繁华又如何?就像曾经的大唐盛世,不也成为了历史吗?江水一去不复返,六朝故事也成了往日云烟。
关于石城的种种,我们有太多太多的故事还没说完,也有太多太多的遗憾无法弥补,其间种种采访组将在以后的“诗路黔江”中,为大家一一展开。
(记者 田丹 谭鹏 文/图 特约审稿人 何泽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