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谢谦牧还知黔江
作县三年政有成,东来万里到神京。
褒书已荷天边宠,归棹还从峡里行。
暑雨离亭看栁色,秋风客路听猿声。
黔江江上棠阴下,多少儿童竹马迎。
——明·李时勉
据相关资料记载,历史上不少在黔江任职的官吏清廉勤政、体恤民情、治水赈灾、兴学修志,一直为黔江人民所感念,其留下的诗作,成为研究黔江历史文化的宝贵资料。
这其中,明代六朝高官李时勉三次为黔江知县谢牧作诗的故事尤为传奇感人。这首《送谢谦牧还之黔江》,便是明宣宗宣德十三年(1438年),时任黔江知县的蓉城(今四川)进士谢牧回京述职,朝廷命其再回黔江任职。其好友李时勉所作那么谢牧究竟是何人值得李时勉三次写诗相赠?
近日,“诗路黔江”采访组查阅了大量资料,并在民间进行了大量走访,为你层层揭开隐藏在其中背后的故事。
绿荫环绕的黔江河
中进士任黔江知县
1435年,蓉城人士谢牧高中进士,在当时能中进士者大多都是在离京城较近的地方任职,然而谢牧却被派到了相对偏远的黔江任知县。不少友人为其感到惋惜,谢牧却开心的表示,自己的双亲都已经年迈,若在黔江任知县,我还可以顺便回家探望他们,为他们祝百岁寿。这样的好事何乐而不为?
同在朝为官的李时勉听说此事后,不禁为谢牧的孝心所感动,同时对其豁达的胸襟很是欣赏。遂作诗《送谢谦牧知黔江》:“鸣佩自应辞圣主,过家喜得拜严君。金台凫影三秋别,巫峡猿声两岸闻。自古循良多善政,须令黎庶乐耕耘。”以此勉励谢牧到任后,要以仁爱之心造福黔江百姓。
谢牧到任后,果然没有辜负好友的期望,据《黔江县志》记载,明正统八年,蓉城进士谢牧任。政尚凝视,民怀其德。县县治新设,学校不兴,公建圣庙,设学宫,聚生徒讲学,文教聿开。
二次赴任百姓乐开颜
谢牧在黔江任职三年后,黔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百姓丰衣足食,老百姓对其感恩戴德。1438年,当时的宣宗皇帝召其回京述职,对其在黔江取得的政绩予以了充分肯定。随后朝廷命其再回黔江任职。
李时勉知道以后,对其在黔江的政绩加以赞扬,并再次作诗《送谢谦牧还知黔江》。于是有了“黔江江上棠阴下,多少儿童竹马迎”的佳句。
今年70多岁的陈浩川老人是土生土长的黔江人,从小他就酷爱历史,尤其对黔江的历史颇有研究。据他介绍,诗中所讲的黔江的海棠树荫下面,许多儿童踦着竹马相迎谢牧的情景,其实是真实的场景描述。比较谢牧在黔江任职期间,确实为黔江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可以说是黔江历史上难得一见的清官,深受百姓爱戴。因此他能回黔江任职,可以说是众望所归。
据《明英宗实录》所载:孔子以孝弟为行仁之本,牧往治其民,所以仁民爱物者,皆由是以推果。若然将见黔江之民归之者,若孺子之于父母也矣……由此可见,谢牧在黔江的政绩显著所言非虚。
黔城夜景
三次为其作诗成佳话
谢牧在黔江六年,果因政绩卓著而擢升。李时勉此时又第三次作诗《黔江三瑞》,高度称赞谢牧在黔江的善政与作为:“民安政善实相宜,和气蒸祥正此时。瑞麦两岐真可羡,嘉瓜并蒂亦何奇。更看白燕离群出,为显清名与世知。自昔中牟夸异政,由来循吏每如斯。”
其《序》曰:“黔江大伊谢君牧谦,为政即六年,政洽民安,邑以无事,百里之间,和气充周,蒸为佳祥,麦秀两歧,瓜实并蒂……今牧谦之在黔江,能致三瑞之应如此,事虽不同所以为政之善,则无以异以。”
在古人看来,麦子一株多穗,双瓜一蒂结果,紫燕产下白色的雏燕,均为吉祥之兆。李时勉认为这是谢牧治黔江,政洽民安,为政之善的结果,故赋诗褒扬他是奉职守法、清廉贤能的“循吏”。李时勉为黔江三次赋诗,留下一段佳话。
那么李时勉究竟是何人?他为什么对谢牧如此赞扬有加?
据相关资料记载,李时勉(1374-1450),名懋,安福(今属江西)人。明朝官吏。永乐二年(1404)进士。选为庶吉士,进学文渊阁。历任刑部主事、翰林侍读。两次参与修《太祖实录》。性格刚正耿直,多建议。言不应当建都北京,违成祖意,遭谗言下狱,后释放,复职洪熙时复上疏言事,惹仁宗甚怒几乎被金瓜致死。宣德五年(1430)修《成祖实录》成,升侍读学士。正统三年(1438)修《宣宗实录》成,升学士,掌院事兼经筵讲官。六年任祭酒。督令读书,人才盛于往时。英宗被俘,日夜悲恸。派遣孙儿上书。景泰元年逝于家。谥文毅。
黔江城全景
清廉美名千古传
谢牧虽然在黔江只任职了六年,然而关于他的勤政为民的故事却在黔江得以代代相传。在黔江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
相传谢牧在黔江任职期间,曾乔装打扮到民间考察民情。这一天他从乡下考察回来的路上,偶然听见路边有乡民在议论他,说他政绩显著。他忍不住插嘴说,“他还做得不够好!”不料这一句话,引来了众人的不满,一位老人怒道,“这些年谢知县在任,我们已经逐渐能吃上饱饭了,他让孩子们有书读,让百姓有所依,你凭什么说他做得不够好。”要不是有人认出了谢牧,估计乡民们便要对其怒目相向了。
虽然只是一则小小的故事,但充分体现了谢牧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后来谢牧离开黔江后,人们还是常常怀念他。而李时勉为他所写的三首诗,也得以在黔江广为流传。
(记者 田丹 谭鹏 文/图 特约审稿人 何泽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