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群众的好医生谢崇江

    在黔江区阿蓬江镇黄连村的土家苗寨,活跃着一位年逾古稀的土家族村医。他行医52年,在漫漫诊疗路上行程10万多公里,诊治20万人次,为当地土家、苗族群众祛除了病痛。他就是被誉为山寨好医生的谢崇江,共产党员。

谢崇江在巡诊

    跟师学艺,当上赤脚医生

    黄连村是土家族、苗族聚居的山村。当地山高坡陡,农户邻居分散。以前,这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缺医少药,当地各族村民贫病交加。

    1965年初,初中文化、年仅19岁的谢崇江,跟大队唯一的老中医谢廷银学习医疗技术,从而开始了漫长的赤脚医生生涯。

    中医诊断病情的主要方式是“望、闻、问、切”。在师傅的言传身教下,悟性较高的谢崇江认真学习、刻苦钻研,逐渐学到了一些医术。1966年,经群众和大队推荐,谢崇江到县卫生局接受了为期3个月的系统培训,提升了他的诊疗水平。

    当地群众由于生活贫困,深知群众疾苦的谢崇江为了尽量减少群众的开支,一般都进一些疗效好且价格便宜的药。

    为民服务,似雨露润心田

    “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乡亲们的病痛就是我的病痛,我都会竭尽全力去诊治的。”谢崇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52年来,他服务群众的一件件平凡的小事,折射着他对医疗事业的执著追求和对群众的满腔热忱。

    “谢医生!谢医生!”1992年初冬的一天半夜时分,一阵急促的叫喊声和敲门声把谢崇江从睡梦中惊醒。他立即起床开门,看到村民易素琼抱着一岁多的儿子来看病。谢从江立即开始给患者把脉,测体温,孩子体温竟高达39.5度。谢崇江给孩子注射了针药,然后继续观察孩子的状况。

    “我父母,我,儿子,孙子四辈人的病都是谢医生看的。”易素琼的话语充满感激之情。

    2011年农历冬月初五,谢崇江病故的妻子即将下葬,家族人和亲戚朋友都在有序地忙碌着。一大早,谢崇江却挎着疫苗冷冻箱冒雨出门了,他要去给村里的适龄儿童发放预防脊髓灰质炎的糖丸并督促他们当场服下,因为该疫苗的有效期仅有一天。

    走完56户分散的农户,看着孩子们当场把糖丸服下,谢崇江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时已经是晚上10点多钟了。

    报酬微薄,始终无怨无悔

    敬业奉献,竭诚为群众服务是谢崇江从医以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52年来,他不忘初心,坚持不懈,不计得失,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入党誓言。

    谢崇江在学习中医的同时,还刻苦钻研西医技术,逐渐成为中西医“两栖”医生。1983年,经县卫生局按程序严格考核,谢崇江获得了乡村医生执业资格证。

    谢崇江有一次能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那是1980年,成都中医学院为了培养基层医疗人才,专门招收一批优秀的乡村医生。经公社研究决定推荐两名村医,其中就有谢崇江。闻讯后,谢崇江心里着实激动了一阵,但想到子女多负担重,最终还是放弃了。

    从医以来,谢崇江领到的补贴是微薄的。1978年,大队将耕地包产到组。由于大队权力受到限制,1979年,谢崇江再也没享受到计工分的待遇了,而是由卫生部门每年补贴100元,2009年,补贴涨到每月300元,现在涨到每月400元。

    尽管领到的补贴很少,但谢崇江为群众服务的初心一直没有改变。很多中草药都是自己上山采的,因此也买得比较便宜,乡亲们有钱无钱都能拿到药。近几年,谢崇江每年的药费赊账上万元。

    谢崇江的敬业奉献,受到上级组织的肯定。1976年6月,谢崇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多次被镇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受到表彰。

  (特约通讯员 熊定质 文/图)

编辑:编辑1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